目錄:
- 總體經濟、金融市場
- 區塊鏈、加密貨幣市場
- 總結
今天是 2022 年 7 月 1 日,今年剛好過了一半,趁這個時間點來總結一下市場上半年狀況,以及分享我對未來的看法。
總體經濟、金融市場
2021 年底,加密貨幣整體市值達到歷史高點 3 兆美金(目前跌回 840 億美金)。3 兆美金是什麼概念?找個比例尺,全球股市約 120 兆美金,債市 140 兆美金,黃金約 10 兆美金。

不過要注意的是,加密貨幣的流動性相比股票與黃金是非常差的。換句話說,當市場下跌時,加密貨幣可能會找不到買家,導致價格高速跌落,這個狀況也在 2022 年發生。
回頭看 2021 年 11 月 3 日,聯準會宣布開始縮減購債,2021 年 12 月 15 日,加速縮減購債、並且預計三月結束自疫情以來的 QE 資金大放水。預告 2022 年是風險資產價格泡沫破裂的一年。
到了 2022 年,看著通貨膨漲數據失控,每次 FED 決策會都比上一次更激進,使所有市場都跌跌不休。加上全球經濟還有其他不定時炸彈,例如:
- 俄烏戰爭使石油、天然氣甚至糧食出口都受到影響導致價格飆升
- 疫情持續導致供應鏈緊張,尤其中國清零政策使世界工廠時不時卡住
- 美國疫情時大力補貼人民,部分資金流入股票、加密貨幣,導致個人資產帳面價值很高,使勞動意願下降、缺工問題嚴重、勞動成本高漲
- QE 大放水使得資金、信用氾濫,資本市場槓桿化嚴重
從宏觀的角度來看,我會覺得 2022 年的金融市場有點類似 1970 至 80 年代石油危機。同樣是大放水後,資產上價格不斷上升,同樣是國際政經動盪使原油價格上漲,同樣是勞動成本上升(當時為勞工罷工導致),同樣有戰爭(越南戰爭),同樣進入高通脹時期。
最終聯邦基準利率最高調高至 20% (目前 1.6% 左右),隨後出現一年以上的經濟衰退,才使高通脹時期結束。這兩個時期肯定有很多因素不同,但還是可以參考當時極端情況發生什麼事,方便對比、評估接下來可能的政策、走勢。

為什麼要這麼在意宏觀經濟?我認為比特幣主要分為兩種參與者,一是將它視為價值儲存的數位黃金,二是將它視為高風險高報酬的科技股。目前看起來很明顯,市場對比特幣的定位是高風險的科技股,而其他加密貨幣亦是。
既然市場認定加密貨幣為高風險的科技股,那麼了解宏觀經濟可以讓我們判斷整體加密貨幣大方向的走勢。在 FED 放水時,風險資產上漲最快,反之,政策緊縮時,下跌也就最猛烈。所以關心大資金的流動是必要的。
在這邊做個小結論,在總體經濟以及 FED 政策大方向偏空且仍有不確定時,我對加密貨幣市場下半年的走勢仍然不樂觀,持續下跌的機率較大,且就算不下跌,也很難馬上重回牛市,基本上至少在谷底整理一陣子。
短期需注意 7 月的勞動力市場報告、通膨數據報告、FED 利率決策會議、(美國) Q2 GDP 以及 公司財報季的狀況,中期需觀察 2022 年 11 月初美國期中選舉前 FED 的舉動及國際情勢。
我認為 7 月各種消息公布後會更慘,但越接近 11 月,市場如果真的太慘,可預期 FED 有政治考量的妥協,或在這期間有任何不定時炸彈被解除。
區塊鏈、加密貨幣市場
自 2021 年高點回落,由 google 搜尋量可知,市場關注度持續下降,加上二級市場資金流入量不增反減,都使加密貨幣價格回落。流動性差加上幣價回落,使原本藉由龐式經濟模型維持或上漲的項目紛紛暴雷,例如去中心化的項目 LUNA/UST、StepN,以及中心化的機構三箭資本、Celsius 等。


龐式經濟模型:需要靠信用或資金支撐的商業模式,通常市場狀況好時,具有爆發性的成長,但當市況不佳時,資金搶著逃跑並失去信用,常導致死亡螺旋。
除了龐式經濟之外,大量的槓桿使用以及信用貸款也使系統性風險增加。目前幣圈有許多未爆彈,例如債務違約、抵押品清算,皆非單一機構或項目的風險,最慘的情況下幣圈會發生類似 2008 年金融海嘯的狀況。
許多 2021 年的優良指標在 2022 年下跌期間通通失效,只能說幣圈一天人間十年,變化太快。就連許多大機構都因為 2021 年投資太順利,導致 2022 年獲利大幅回吐,甚至被抬出場。
過去以為機構進場會使加密貨幣市場更穩定,但事實上機構加上去中心化金融的槓桿比過往都要多,也導致這輪牛市非常有效率的跌破過往的長期買點。
除了近期幣圈迅速下跌外,我個人認為之後非常有可能因為總體經濟與幣圈去槓桿等原因,市場陷入長期的緩慢下跌,這個狀況不一定會比較好。因為市場急跌、波動性大,最基本的套利、槓桿交易需求會存在。
但如果價格橫盤走半年,長期的緩跌會把市場的耐心耗盡。如果交易量同價格暴跌個 80%、槓桿借貸需求驟降,那麼可能會有使用者與幣價的死亡螺旋出現。直到市場沒有參與者之後觸底躺著、或出現新的應用場景,我認為目前的 Defi 可能正面臨這個問題。
除此之外,因為各種暴雷事件發生,監管功能在幣圈也會日趨完善。換句話說,能賺錢(賠錢)的機會越來越少,不一定是利空,也可能造成未接觸過區塊鏈的人有機會使用區塊鏈,換來一批更健康的區塊鏈使用者。
在建設方面,最近這輪加密貨幣的泡沫破裂,使過度激進、以及來匡錢的項目、機構倒閉。但整個產業的建設者沒有任何改變,一級市場的錢雖有減少但仍持續投、募資,越來越多人才從不同產業進到區塊鏈世界,甚至公司、甚至國家也陸續嘗試採用區塊鏈來解決過去未能解決的難題。

總結
文章至此,我對加密貨幣價格的論述總體是偏空,因為我實在找不到大方向偏多的理由。不過換個角度想,如果我上述的論點或預期只要被打破、或甚至我這些論點其實早就被 price in,那麼我們將從谷底翻身。我個人會追蹤市場提供的消息,來調整自己的資產配置,目前持有 80% 以上的穩定幣。
最後,有個概念想提醒大家,理論上商品的價格與價值在效率市場中是一致的。但現實狀況是,價格通常要一段時間才會反映價值,或是價格很容易不小心就超過實際價值導致泡沫化。歸根究柢,價格是由供需所決定,只要故事說得好、加上大家有很多閒錢,需求就會增加,價格就會上漲。
反之,現在沒有人在說故事,而且市場上的閒錢正在被收走,沒有理由突然重啟牛市上漲至新高。最安全的方法就是耐心等到有故事出來,或是眼光放遠,跌到對自己來說可以接受的價格後分批進場。
——————–
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想支持我的話歡迎追蹤我的其他平台!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jameszeeinvestment/
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jameszeeinvestment/
Twitter:https://twitter.com/jameszhou
謝謝你們!你們的關注是我持續產出的動力!